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盘点2011年20个值得“记忆”的楼市故事

发表于2011-12-16
 

故事一

发表于2011-12-16
大龄青年热衷保障房

买房难,难于上青天。这正是许多当代青年群体,特别是“80后”大龄男女购房消费与心态的真实写照。出生于1982年的张曦就是这个族群中典型代表之一。眼瞅着明年即将迎来自己三十岁的生日,身边的同学、好友一个个都已成家立业,向来大大咧咧的张曦也不得不开始为自己以后的人生筹划打算一番,张曦觉得,目前摆在眼前的头等大事就是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

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张曦,特殊的童年生活环境与背景恰好造就了他独立向上的坚强性格,自从大学报到的那天起,他就再也没有伸手找母亲要过一分钱。毕业以后,通过不懈努力,他爬到了今天外企主管的位置,除了每月的生活开销和交给母亲的赡养费外,他几乎没有其他支出,日积月累,银行的户头里也有了六位数,可真要用来买房子,这笔钱还是太单薄了。

“还好有保障房,否则,对于我们这种完全靠一己之力的年轻人来说,买房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拿到限价房购买证明的那天,张曦的心里犹如打翻了五味瓶,激动、期待、辛酸、无奈。。。。。。啥滋味都有,但不管怎么说,从那一刻起,张曦的心才变得踏实了起来,“有了它,我就可以买到经济实惠的限价房,也许地点没有人家的好,面积也没有人家的大,但我已经很知足了。”

因为购买证有使用期限,张曦近段时间以来密切关注着保障房的动态信息。一个多月前,在秋季房地产交易会上张曦收获不小。张曦兴奋地说:“我的单位在西青区大寺附近,所以我特别留意有没有这一地段的项目,结果我发现,有三个新的限价房都落户在这里,销售人员告诉我,这几个项目肯定会在明年年初相继开盘,价格都在7000元每平方米左右,我的目标是买个一室,真走运,这几个项目都有这类小户型,我当场登了记。”

得知单位几个同事也在办限价房购买证,他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与哥儿们共享。“现在我们哥几个既兴奋又紧张,毕竟这是我们人生中第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说这话时,张曦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脸上浮现出大男孩儿般可爱的笑容。

发表于2011-12-16
 

买卖降价的纠结

利蒙是月薪3000元左右、月公积金600多元的工薪族代表。在经济实力和贷款能力都不足的条件下,为解决婚房问题,在父母的支持下,于今年9月将人民公园附近的唯一一套自住房产出售了,成交价格是175万元。同时父母用售房的钱为他支付了5成的首付购买了河东区的一套单价15000元的70平方米新房。他和买家商量在12月搬家。买家答应支付5万元的定金,并先行支付60万元的房款帮他做购新房的首付。但由于市场成交逐渐冷清,周边房源开始了降价,买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虽然9月份时我们双方协议签订的175万元总房款,但是11月底时买方找到我们说,这三个月来,全市的房子都有或多或少的降价,而且新的房源也很多。他的意思是175万元买的这套房子现在来看价格高了,并声称附近的一套类似户型的房子165万元就成交了,要求我们也降低10万元,否则宁肯不要那5万元定金了。当买方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我们就比较紧张,因为买方先支付的50万元房款我已经在购房时作为首付支出了,而且如果买方执意放弃定金,解除购房合同,也是在法律上允许的,但我们却拿不出钱来退还他的房款。还好,经过和买方的多次协商以后,我们在总房款上主动降低了6万元,买方也接受了,这是因为市场的低迷给作为卖方的我们带来的第一次打击,看来5万元的定金也组织不了因行情的波动所带来交易的稳定,这是我们当时交易时所始料不及的。”

另一份痛苦则来自利蒙所购买的新房,同样是因为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现在这个楼盘在年末正在进行大力促销,从9月份购房时15000元的单价降到了优惠后13000元的单价,如果是现在购房的话,同样70平方米的房子就足足节省了14万元。利蒙自嘲着跟父母说,咱家的房子里外里亏了20万元,这件事没办好。而父母却帮他开脱说,幸好借着当时的机会把房子成功卖掉了,不然现在恐怕165万元也不好卖,至于买的新房是在可承受范围内,不能算是上当受骗,只是碰巧赶上了楼市在今年较大的波动,无论怎样最终这一买一卖处理妥当了就是好的。

发表于2011-12-16

工薪族圆了购房梦

侃侃和女朋友毕业于同一所外国语大学,大学期间相恋了2年,性格很合得来感情也很深。去年7月毕业后,侃侃在一家外企做翻译工作,月收入6000元,女朋友则在一个事业单位上班,工作也比较稳定。今年国庆假期的时候,双方父母见了面,希望他们明年能完婚,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购房难题。虽然他们两个的收入还可以,但毕竟刚工作一年,没有什么积蓄。两家的父母也都是工薪阶层,几万元的存款对于购房来说是不足以支付首付的。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侃侃无意中和几个老同学提到了婚事和购房的苦恼,正好一个朋友告诉他一个信息,说如果双方父母有公积金的话,子女结婚是可以提取的,可以先做首付来购房解燃眉之急。而他们之前一直以为父母的公积金只有在父母自己购房和退休以后才能提取。为了确认这个消息,侃侃拨打了天津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咨询电话,咨询人员肯定了这个信息,并告诉他“根据规定,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借款人及其配偶双方的父母可以申请提取购房合同或协议签订当月之前的住房公积金金额,提取金额合计不超过购房的首付款。”

在有了公积金政策的支持后,侃侃就和家人商量了购房的详细策略。首先,侃侃父亲在国企尚未退休,虽然收入水平一般,但是公积金的福利还是不错的,如果购房的话可以给他取出十几万公积金用作首付,而女友家也愿意赞助他们一部分首付款。其次,他和女友都会开车,很适合购买环外的社区,和市区的项目相比总价会便宜三分之一,由于他们双方父母都住在河西区,所以他们重点考虑了西青的项目,打算购买一套单价7500元、88平方米的两居室。根据计算总价66万元,选用公积金贷款首付三成是22万元,完全可以承受。

作为刚刚工作的年轻人,面临婚房的确有很大的压力。但是多亏了父母的鼎力相助和公积金的政策,能够让侃侃圆了购房梦的同时,也更加珍惜了亲情。作为年轻人,侃侃说要自己奋斗,不啃老,对于父母的资助,会用一颗孝心去对待。

发表于2011-12-16
解除“金手铐”

大房子舒适,小房子局促。但如果一个大家庭只有唯一的一套大房子并且还要为之不断地还贷,那这套房子固然价值不菲,却更像一个“金手铐”,束缚住月收入的同时,也不能帮助家庭解决更多的问题。如果将这个“金手铐”通过“一大换两小”进行置换,能够实现其价值,又能够为家庭所用,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就王先生自身的生活状况而言,在房屋置换以后,还贷包袱轻了,现金留存多了,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婚房也有了,自己的心理负担实实在在地减轻了。

王先生一家三口住在河东区唐口片区一间4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孩子即将大学毕业,面对未来的就业与社交,感到生活空间不够用了。于是王先生当时东拼西借了10万元做首付,又贷了20万元在梅江预购了一套100平方米的大房子。

2011年,从需求角度看,孩子面临结婚,从市场角度看,楼市经过多年的调整也趋于平稳,加上他也有提前还贷的想法,就开始考虑到卖房。家人也很赞同,尤其是孩子的思维王先生很认同,孩子说:“咱家现在住的这套房子像个金手铐,这100平方米的房子市价将近170万元,但我们只有这一套房子,纵然值钱,但并不能通过变现来享受其价值,反而还要每月投入进去不少的贷款,如果不卖房,这套房子就无法对家庭的生活品质带来提升。”

孩子说的虽然有理,但是王先生感觉凡是资产的置换和重新组合也一定是有利有弊的,典型的就是“一大换两小”,两间小房子肯定要牺牲面积和舒适度。最终王先生以170万元的价格售出现有住房,用房款中的10万元提前还清了这套房子的贷款,同时以66万元的价格购入一套体北的独单留作儿子结婚,用70万元购置了一套外环内的养老房自己居住,加上相关的税费和装修费,还能剩下十来万块钱。虽然房子变小了,但王先生的养老房环境空气好,绿化好,孩子的婚房也是学区片,生活配套也完善,也都比较称心了。最重要的是,不用再背负着房贷,可以更自由地生活了。

发表于2011-12-16
“证上有名”让我安心

今年刚刚获得硕士学位留学归来的小雅,并没有急着找工作,而是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婚事,小雅的未婚夫也是一名高学历人士,拥有博士学位的他很支持女友读书深造,但也因此,两人的终身大事被耽搁了下来。

“在外留学这几年,他一直等着我,从来不提催我结婚的事,还对我说,如果我想继续念书,不用担心他,他会始终在我身边守候”。面对这样体贴温柔的男子,小雅如何不感动,“我不可以那么自私,他今年已经36岁了,所以我决定先结婚,再去发展自己的事业。”

小雅说,虽然决定得很仓促,但许多准备工作都已经提前做好了,三年前公公婆婆就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市中心一套三室两厅的婚房,装修也没用他们操一点心。三年后,这套房子终于要迎来自己的主人。就在小雅和未婚夫结婚登记前夕,《新婚姻法》解释三出台了,一时间,关于房产加名的话题闹得沸沸扬扬,对于房子的署名问题,小雅其实一直都不上心,虽然新的法规阐明,婚前父母出资购买的房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离婚时归出资方子女所有,但小雅也从未想过要求未婚夫在房屋产权证上加上自己的名字。

“我从没想过离婚,还没结先想着离,把婚姻当什么了”?出于这种想法,在当时“满城尽是加名风”的时候,小雅依旧若无其事。然而,令小雅没想到的是,未婚夫主动送来了惊喜。回忆起当时的一幕,小雅至今仍感动不已:“那天他跑来说要带我去一个地方,到了房屋产权登记处门口,他才掏出房本,说要在那上面加上我的名字,我还开玩笑地问他,你和公婆不怕我图谋家产,分完房子就跑啊,他听完满脸坏笑地揶揄我,说我要跑早就跑了,去国外见了那么多金发帅哥还是乖乖回到他身边,可见我这一辈子都离不开他了,我俩哈哈笑了一阵,他忽然特别认真严肃地跟我说:”既然两个人决定在一起,就要百分百信任,他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希望让我安心和明白,我们之间已经没有彼此之分,无论到何时,他都会照顾保护我一辈子。

发表于2011-12-16

微时代的居住体验

家住红桥区子牙河附近的张艳敏女士,今年用儿子的名字在小淀版块内购置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商品房。她说,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邻居的购房经验影响了她,令她深信,地铁周边的物业一定会有所增值。

张女士回忆道:“2007年那会儿,隔壁赵大姐家的儿子结婚,在北辰瑞景居住区买了一套住房,当时我们老姐俩聊天时我跟她说呢,怎么给儿子跑那么远的地方买房子去,多不方便啊!她告诉我,地点是她儿子自己选的,说地铁一号线开通后已经有好多人都看好那个地段在那买房,用不了多长时间,那儿的交通配套全会起来。”

时间和经验无不在证明,从当初的半信半疑到如今的坚持看好,张女士对于地铁房的态度实现了180度大转弯。“赵姐买房那会儿,瑞景居住区的住宅均价才5000多块钱一平方米,现在已经涨到了10000多元,翻了一倍都不止,除了政府对板块的规划改造外,地铁的作用功不可没啊”。

如今,张女士的儿子也步入了适婚年龄,她准备用儿子的名字在一些地铁沿线区域价值尚未全面爆发的板块买一套商品房,也尝尝“地铁房”带来的“甜头”。经过多方咨询及实地考察,她最终将置业目光锁定在小淀板块,张女士看上了位于地铁3号线站点旁的一个小高层项目。在张女士看来,这个地段的升值潜力十分巨大,而且,张女士还特别查到,这一板块是天津今后将重点规划的居住组团。

张女士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当当响:“我买的那套房子每平方米才7000元出头,这种价格在我看来实在太合适了,虽然现在都说楼市低迷,但我觉得我没有理由再等了,即使现在商品房成交量不太好的局面下,市中心的房子还得20000多元一平方米呢,要是再不入手,3号线开通后,我又该被甩在后面了。我跟儿子说好了,到他结婚时,要是觉得这个地点对他们年轻人来说不太方便,就让他们住我们现在这套房子,我和他爸搬到这里来,这儿的环境比市区好,儿子不住,我们还可以拿来当养老房呢。”

发表于2011-12-16
置业患上“后疑症”

“自从认购下那套房子以后,我就开始后悔。身边的朋友得知我买房都很诧异,说怎么在这个时候买房,现在开发商的房子都特别不好卖,好多专家也预测,这股降价风还得继续吹到明年,虽然没交全款,可我真是落下了‘后疑症’。不过不是遗留的遗,而是疑心的疑,怕房价若真是惨跌,那时早把全款交齐了,赔的可就不是那点认购预付款的钱了”。

市民王先生今年30岁,因为工作关系,他和妻子一直希望把现有房屋出售后买套离单位近一点的房子。两个月前,王先生看中了东丽区某知名房企开发的一个在建商品住宅项目,单价10000多块钱一平方米,而且有优惠,详细咨询了楼盘的相关信息后,王先生和妻子最后选择了一套140平方米的户型,并交了一定金额的预付款。正当王先生以为买房大事已经落定的时候,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告诉他,商品房现在降价很厉害,很多人都决定暂时不出手,看看走势再说。

听一次两次还没什么,可听得多了,王先生心里便开始敲起了鼓。得知一些城市已经出现“退房潮”后,王先生愈发相信,自己这个时候买房实在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更雪上加霜的是,就在王先生为自己草率置业追悔莫及之时,他想购买的那个项目推出了更加优惠的促销活动,他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了。

虽然王先生知道,已经交给人家的钱很难再要回来,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走入了“退房”大军。跟售楼处多次协商交涉后,王先生都是无功而返,售楼员告诉他,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如果因买方个人原因而未能签订正式的买卖合同,卖方有权利不退还预付款项。这条路行不通,王先生开始寻思别的办法,到处托关系、找门路。终于,两个月后,在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拿到了部分房款,虽然不能如数退还,王先生还是挺知足的。“其实我也知道自己不占理,可是眼看着辛苦钱打了水漂,怎能不着急,这样做好歹少损失一点。劝大家买房一定要考虑清楚,在认购的时候千万要看好意向书或订购合同,一字之差很有可能差之千里。”

发表于2011-12-16
遭遇“地头蛇”

“本来想在郊区买套房子养老,没料到真住起来却是问题重重”。李老先生和老伴无奈地讲述了自己购买小产权房的经历与陷阱。

李老先生跟老伴原来住在市中心一套老式偏单里,前两年,女儿出嫁以后,老俩口一直就琢磨着把市区的老房子卖掉,到郊区买套便宜点的新房,一来可以归隐田园、颐养天年,二来还可以省下不少钱留着养老。

就在李老先生和老伴手攥100多万元准备看房时,一次逛超市途中,李老先生遇到门口有人正在发郊区房屋的宣传单,很多卖点吸引了他,比如温泉水入户、地热采暖、赠送露台和小院、地铁延长线等,一套面积98平方米的二楼南北向偏单才卖30万元,而且提供免费看房车。转天,老俩口就实地进行了考察。房子的位置在红光农场附近,虽然目前交通还不太便利,但销售人员信誓旦旦地保证,等到入住时就通公交和地铁了。没太多想,李老先生当时就交了全款。自以为捡了大便宜的李老先生兴高采烈地把买房喜讯告诉了女儿,没想到女儿却大惊失色,说这类房产属于小产权,是国家禁止出售与买卖的违规住宅。

退房是绝不可能了,好在不是为了投资,而是自住,李老先生只好这样安慰自己。可让他们万万没想到,如今连住都成了问题。今年交房后,李老先生就着手进行装修,运地板时,到了小区口,一群人拦着不让进,非要用他们的搬运工才让通行;搬家时,车压了门槛一下,其实一点事也没有,他们却非说破坏小区公物,张口就要2000块钱,从早上十点耗到下午四点,最后赔了800块钱才了事。因为当地居民都属于一个村,李老先生深知无法与其抗衡,只能屡次吃下这种“哑巴亏”。不仅如此,商家当初承诺的诸多条件也未兑现,别说大型超市,连买菜都成问题,公交、地铁更是连影儿都没有,温泉水变成了小区收费饮水机,地热采暖频频漏水……李老先生说:“房子虽然装修好了,但一天也没住过,现在暂时搬到了女儿那里,奉劝大家,买房时千万要搞清产权问题,否则权益受损都没地方说理。”

发表于2011-12-16

三代同堂的置业样本

“一切为了孩子”恐怕是无数家庭都在秉承与信奉的生活准则。在中国“隔辈儿亲”的传统习俗影响下,许多当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人总是恨不得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提供给自己的孙儿。范先生今年56岁,四年前,随着孙子的出生,范先生的辈分也升了级,从那时开始,他和妻子充分体会到了“心头肉”是怎样一种感觉。

范先生的儿子就职于一家知名跨国企业,经常被公司派外出差,就是留津期间,也经常被公事牵绊到很晚才到家。儿媳是一家金融机构的客户经理,应酬、宴会成了家常便饭,有时刚进家门,一通电话就又被叫走。俩口子的工作时间都这么不固定,范先生和爱人便甘之如饴地接过了照顾孙子的重任。由于儿子家是个一室,所以老伴就带着孩子住在客厅里,范老先生无处留宿,只好等晚上其他四口都安顿妥当后,再独自回到自己的住处,日日如此,一坚持就是四年。

再过两年,孙子就该上小学了,范先生想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定得给孙子找个重点学校,范先生毅然决然做出了搬家、换房的决定。一开始,范先生的儿子觉得没有这种必要,学区房单价高得惊人,而且离自己和爱人的单位太远,接送孩子放学不是很方便,可拗不过父亲最终妥协,但实在不忍再看父母如此奔波,便建议把现有的两处的房子都卖了,再贷点款换个三室或四室,祖孙三代人住在一起。对于这个提议,范先生倒是欣然接受,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学区房的价格远远超出了范先生的想象,儿子犹豫了一会刚想开口,就被范先生噎了回去。“甭想劝我,这房必须要买,你算算差多少钱,我添,再不够我借也得让我孙子上上这片的户口。”

范先生最后终于如愿以偿,但付出的代价是倾尽了儿子儿媳的所有存款和自己20多万元的养老钱。经常和他一起钓鱼的老王问:“老范,你说你这样做值得吗?”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怎么不值,钱以后可以再赚,孩子耽误了,那可就是一辈子的事。学区房要是没意义,就不会被炒得那么贵了。”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